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系统观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推进“1+3”重点工作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统筹发展与安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持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2020年,全区经济运行呈现“生产持续回升,需求稳定恢复,发展质效提升,活力不断增强,民生保障有力,预期积极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但当前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疫情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依然存在,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依然较多,促进经济向合理区间回归仍需付出艰苦努力,还需以谨慎的态度积极应对,确保2021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经国家统计局统一核算审定,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97.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1.28亿元,增长4.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8.0%;第二产业增加值4744.45亿元,增长7.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9.0%;第三产业增加值7071.85亿元,增长0.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
一、生产持续回升,第一产业(农业)保持稳定,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逆势增长,第三产业(服务业)企稳回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农业生产保持稳定,棉花产量占全国比重超八成
经国家统计局审定,2020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15.6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7%。其中,农业产值2936.33亿元,增长5.8%;林业产值66.00亿元,增长8.2%;畜牧业产值1038.08亿元,增长1.0%;渔业产值27.24亿元,下降1.6%;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47.96亿元,增长7.6%。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经国家统计局审定,2020年,全区粮食产量1583.40万吨,比上年增长3.7%。其中,夏粮增长0.7%,秋粮增长5.5%;粮食单产达到473.33公斤/亩,增长2.5%。其中,夏粮单产增长0.4%,秋粮单产增长3.4%。
棉花产量占全国比重进一步提高。经国家统计局审定,2020年,全区棉花产量516.10万吨,比上年增长3.2%,占全国的比重达87.3%,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特色经济作物产量明显提高。2020年,全区糖类作物产量463.86万吨,比上年增长4.2%;生麻产量3.28万吨,增长38.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706.35万吨,增长17.0%;瓜果类产量470.96万吨,增长9.7%。
畜牧业生产稳定。截止2020年末,全区猪牛羊存栏5075.10万头(只)比上年增长2.7%;活家禽存栏5675.50万羽,下降11.3%。猪牛羊出栏4279.2万头(只),下降5.2%;活家禽出栏10359.2万只,增长5.9%。猪牛羊禽肉产量157.70万吨,下降1.8%;禽蛋产量40.2万吨,下降0.8%;生牛奶产量200.0万吨,下降2.1%。
(二)工业生产逆势增长,增速居全国第二位
经国家统计局审定,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9%,增速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达到2018年以来最高点,居全国第二位。
三大门类全面增长。2020年,全区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4%;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4%,增速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6.7%,增速比上年提高6.0个百分点。
十个主要行业生产“七增三降”。2020年,全区十个主要行业中,七个行业生产实现增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比上年增长17.6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9.0%,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7.2%。
重工业生产快于轻工业。2020年,全区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8%,增速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增长7.2%,增速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经济生产提速。2020年,全区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3%,增速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10.4%,增速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
非石油工业生产增长较快。2020年,全区非石油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石油工业增加值增长0.9%。
近六成工业产品产量实现增长。2020年,在统计的36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10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为58.3%。其中,能源产品增长面达71.4%,非能源产品增长面为56.3%。
(三)服务业稳定恢复,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大幅增长
经国家统计局审定,1-11月,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35.9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9%,降幅比1-10月收窄1.0个百分点;营业利润170.07亿元,下降32.3%。
近八成行业发展态势向好。1-11月,全区重点监测的31个服务业行业大类中,有24个行业营业收入增速比1-10月提高或降幅收窄。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大幅增长。1-11月,全区规模以上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实现营业收入57.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9%。其中,其他仓储业增长1.8倍。
专业技术服务业快速增长。1-11月,全区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57.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9%。其中,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19.6%。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业持续增长。1-11月,全区规模以上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4.5%,连续9个月实现正增长。
二、需求稳定恢复,投资拉动不断增强,消费持续稳定恢复,经济修复动力持续增强
(一)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增速居全国第一位
经国家统计局审定,2020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6.2%,增速比上年提高13.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一位。
新开工项目数增长超四成。2020年,全区施工项目个数13719个,比上年增长30.8%;新开工项目8998个,比上年增长43.4%,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增长38.3%,拉动投资增长14.5个百分点。
建安工程投资比重提高。2020年,全区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比上年增长20.5%,增速比上年提高14.0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80.8%,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投资增速创十年来新高。2020年,全区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1倍,增速比上年提高105.5个百分点,达到2010年以来的最高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8.5%。
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快速增长。2020年,全区基础设施行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8.0%,增速比上年提高28.8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9.8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平稳增长。2020年,全区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11.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3.8%。
项目建设资金到位情况良好。2020年,全区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万以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6014.31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1倍。
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成倍增长。2020年,全区社会领域投资比上年增长37.1%,拉动全区投资增长2.3个百分点。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1.3倍。
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2020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1260.89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增速比上年提高13.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21.3%。
商品房销售明显回升。2020年,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963.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9%。其中,住宅增长17.3%;商品房销售额1145.79亿元,增长10.8%。其中,住宅增长12.9%。
(二)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基本生活类和建筑装潢材料类商品快速增长
经国家统计局审定,2020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62.55亿元,比上年下降15.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0.77亿元,下降9.5%。
乡村市场降幅低于城镇市场。2020年,全区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639.90亿元,比上年下降15.6%;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22.66亿元,下降13.8%。乡村市场降幅低于城镇市场1.8个百分点。
基本生活类和建筑装潢材料类商品快速增长。2020年,中西药品类比上年增长13.4%,粮油食品类增长9.7%,烟酒类增长13.6%,日用品类增长11.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68.5%。
(三)进出口总额下降
据乌鲁木齐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区进出口总额1484.3亿元,比上年下降9.5%。其中,出口元,下降12.1%;进口385.8亿元,下降1.2%。
三、发展质效不断提高,新动能有效发力,外送电量大幅增加,金融存贷款保持稳定,经济增长的活力不断提高
(一)新业态增势强劲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增势强劲。1-11月,全区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3.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9%。其中,互联网生活服务增长99.1%,互联网游戏服务增长97.8%,互联网数据服务增长53.3%,互联网搜索服务增长52.6%。
网络销售快速增长。2020年,疆内企业通过电商平台实现零售额309.20亿元,比上年增长27.6%。其中,实物商品零售额213.00亿元,增长35.8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增长16.2%。
(二)工业新动能有效发力
2020年,全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5.0%,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0.5%,增速分别高于规上工业18.1和13.6个百分点。
(三)外送电量大幅增长
2020年,全区全社会电力供应总量(全社会用电量加外送电量)4054.5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2%。外送电量(交易电量) 1054.08亿千瓦时,增长47.9%。
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3094.6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长10.9%,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0.5%,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17.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15.8%。
(四)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
2020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7.21亿元,比上年下降6.4%。其中,税收收入下降10.4%;非税收入增长1.0%。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453.75亿元,增长3.5%。全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09.2亿元,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各类政策落实中累计收益资金达1317.3亿元,有效纾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五)金融机构存贷款保持稳定
截止2020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965.0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住户存款增长15.0%。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2905.8亿元,增长11.6%。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增长11.9%。
四、民生保障有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物价温和上涨,就业形势良好,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数据显示,2020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38元,比上年增长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0.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6元,增长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0%。
(二)调查失业率逐季下降
新疆城镇调查失业率一季度为5.4%,二季度为5.0%,三季度为5.8%,四季度为4.6%。
(三)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2020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 (CPI)同比上涨1.5%,低于全国(上涨2.5%)1.0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1.3%,农村上涨2.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8.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下降6.6%。
(四)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2020年,全区城镇供水普及率达到98.0%、污水处理率达到96.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0%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5%。
(五)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2020年,全区现行标准下306.4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66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新疆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出处:新疆统计局)